组织机构
潍坊市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一、重点实验室简介
潍坊市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于2021年12月,由潍坊市科技局批准设立。实验室以潍坊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为依托单位、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为合作单位,致力于研发高盐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并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研发人员1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9名,博士12名,研发技术力量雄厚。聘任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兆明等产业教授和兼职教授22人组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立项以来,建成面积300平方米,拥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膜分离水处理装置、原子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COD自动检测仪等科研仪器设备20多台套,价值200多万元。已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课题1项,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申请专利5项。“电渗析膜、膜组器及典型过程工业酸碱盐废水资源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主要业绩
1.代表性成果
序号  | 成果(项目)名称  | 成果类别  | 成果来源  | 
1  | 高性能电驱动离子膜制备技术及应用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1YFB3801400  | 科技部  | 
2  | 高性能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材料制备及其连续化生产工艺开发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ZR2021MB140  | 山东省科技厅  | 
3  | 膜技术在巯基乙酸绿色生产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 2021GX016  | 潍坊市科技局  | 
4  | 浓盐水高倍浓缩单价选择性电渗析膜材料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2CXGC020415  | 山东省科技厅  | 
5  | 锂离子电池隔膜绿色改性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  |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 2022GX020  | 潍坊市科技局  | 
6  | 基于界面诱导效应的TME-MOFs电催化剂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研究  |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 2022GX021  | 潍坊市科技局  | 
7  | 面向钛白粉生产废酸回收的膜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  |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 2023ZJ1055  | 潍坊市科技局  | 
8  | 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化工类专业“五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23280  | 山东省教育厅  | 
9  | 钛白粉副产废硫酸净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  | 2024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2024CXPT059  | 山东省科技厅  | 
10  | 电渗析膜、膜组器及典型过程工业酸碱盐废水资源化应用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11  | 面向绿色化工的均相离子交换膜技术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潍坊市科技局  | 
12  | 一种离子型共价三嗪骨架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 202311238586.0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13  | 扩散渗析器  | 行业标准HG/T 6053—2022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4  | 扩散渗析阳膜  | 行业标准HG/T 5699-20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5  | 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巯基乙酸的应用研究  | 《膜科学与技术》  | 中国知网  | 
16  | Sustainable Treat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 of Anion Exchange Spent Brine by Pilot-Scale Electrodialysis and Ultrafiltration  | Membrane  | SCI  | 
17  | “膜”测高深--引领制备巯基乙酸的新未来  |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二等奖  | 共青团中央  | 
18  | 基于双极膜制备巯基乙酸的技术研究  | 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山东省教育厅  | 
2.服务社会情况
实验室高度重视研究成果技术的落地转化,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氯化异戊烯合成工艺开发与废水处理技术》、《一种专用水处理零排放装置研发》、《高盐废水行业人员应急管理培训》、《环境水质及土壤相关参数的测定》等技术成果的开发,成果转化到款额98万元。提供《环境监测人员技能培训课程资源开发》、《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标准研制》等对外服务,在人员培训、课程开发以及高难工业废水零排放等领域效果显著,获得18万元技术服务收入。
负责人张莉博士开发了一种新型废盐资源化利用绿色工艺,目前已完成了实验方案设计、膜性能检测和实验室小试部分,下一步将进行产品的中试及现场安装和调试工作。依托此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标准,撰写高水平论文2篇。实验室副主任杨艳玲等开发的陶瓷膜净化再生废切削液技术转让给济南瑞安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陶瓷膜净化废液的扩大化制备,解决了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鲁公网安备3707050200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