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专题首页  耕耘之路  校友风采  莘莘学子 

从工作里爱生命<br>——记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张建奎教授


    23年的教学生涯、8年的班主任工作、4年的管理经历、“优质授课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山东省暑期大学生三下乡优秀指导者”……看着眼前的覆历,我很难将它与娇小瘦弱的张建奎老师联系起来,但就是她这副娇小瘦弱的身躯曾同时担任六个班级、近300名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并且把每个班级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几年前张老师就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但从1985年走出聊城师范学院的校门一直到今天,她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喜欢的讲台。在这方小小的讲台上,她挥洒热情,播种希望,与她的学生们朝夕相伴,遨游在数学教学的海洋里。偶有一次遇到她从前的学生,说到张建奎老师身怀六甲,依然拖着笨重的身体,在课堂上或激昂陈辞,或仔仔细细地与大家一起推理演算时,他的敬佩之情发自心底溢于言表而不能自已。每周超过16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余,她时常在自习课时到教室为学生们解难释疑,学生们早就习惯了在课外或自习时与张老师探讨学问、畅谈人生,到是哪一日自习课上见不到她时反有些不适应。
    刚刚迈进不惑之年的张老师就已被评为教授了,这完全得益于她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教学研究工作。累累硕果成就了她走向成功的阶梯。2004年之前,她已有11篇教学论文在山东省中专数学教研会获奖,在正式刊物发表三篇论文,并主编了山东农业科技出版社的《数学》教材。2004年从事管理工作之后,她仍然坚持著书立说,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省级刊物上发表《浅谈“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汇率波动非线性的实证研究》、《农业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初探》、《浅谈“比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于最小公倍式的矩阵求法》、《多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矩阵求法》等十几篇论文。主编了农业出版社的《高等数学》,参加了农业出版社教材《应用数学》的编写工作,并任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农业出版社《数学》等教材的副主编。
    张老师从2004年1月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先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一年后调任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她从1999年起,就一直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积极探索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问题,着力于“预警生”的转化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力求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生活信心,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真正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为有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所以她到信息工程系后很快便找到了工作重点,确定了“突出一个目标、加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关注、采取四项措施、强化两个特色”的学生管理思路。工作中紧紧围绕“把学生培养成为性格完整的能够适应社会的人”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做到学生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制定并实施了每周一次的学生干部培训例会制度、班长学生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学生文体和科技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辅导员培训、交流和考核等多项制度。通过她的努力,原来学生纪律涣散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渐形成了进取向上的学风。
     几年来,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心理失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的身上。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她组织成立了系心理咨询中心并开设了网上心理咨询热线,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规范建档工作,将心理健康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资料及个别辅导案例记录作为建档的基本材料,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关心和帮助,为学生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生命呵护的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心理失衡的学生指定老师专门负责。系里有一位同学,长期性格闭塞,很少与同学交往,一直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都不对,老师也基本上没有几个好老师。后来杨柳老师多次与他在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进行交流,还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勾通。两个多月后,他情绪稳定了,性格开朗了,看社会的态度也日渐积极起来。
    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张老师总是不定期地听取他们的学习情况汇报,积极联系任课教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一起研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成立了以李艳老师为小组长的学习困难帮扶小组,定期联系老师和同学给学习困难生补课。
    对于在某个专业有特长的学生,他们则实行导师制。依据所开专业,确定了四个特长生导师组。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系里特长生参加省计算机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有两位同学获技师称号。2007届毕业生李龙欣等三位特长生在去年十月通过考试被齐鲁软件园录取。
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系里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小组长的贫困生帮扶小组,广泛地联系用人单位,为六十多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他们还多次组织发动学生进行“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为重病学生、特困学生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从没看见张老师生气过,也从没听见她抱怨过。无论什么时候,总是见她一副乐哈哈的样子,总是让人感到无论什么困难到了她的面前总会迎刃而解,她的字典里似乎从来没有“困难”二字。问她其中的秘诀,她嫣然一笑:第一、工作二十多年来,运气比较好,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总能得到所有同事和领导的关怀、帮助和扶持。第二、我一直坚信,工作是看得见的爱,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刻的秘密。若失去爱生命的本质与精神,工作便会成为一种折磨与消耗。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快快乐乐、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是呀,工作是生命的真正精髓所在,最忙碌的人正是最快乐的人。让我们像张老师一样,凡事脚踏实地去做,从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最大乐趣吧。(本文刊登于《潍坊职业学院报》2007年第11期3版
 

关闭

推荐阅读

·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记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娄建玮
· 续写的辉煌——记我院参加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教师
版权所有2011©潍坊职业学院 鲁ICP备 05019673 号 校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243号 邮编:261041